匠心筑梦传薪火,技能报国育新人——全国劳模精神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来源:机电工程学院作者:审核人:发布时间:2025-06-17浏览次数:11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校企协同育人,2025年6月13日下午,机电工程学院在院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匠心筑梦传薪火,技能报国育新人”劳动精神宣讲活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武汉一冶钢结构有限责任公司焊接培训中心技能指导老师赵宗合同志应邀作主题宣讲。学院领导、师生代表及教师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共同聆听了这场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神盛宴。

 


活动伊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淑花老师热情致辞,对赵宗合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高度评价了他作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所展现出的卓越风采和责任担当。特邀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杨艳为其授予“学生成长领航导师”荣誉证书。


在随后的宣讲中,赵宗合老师以“筑心匠梦·技能成才”为纲,深情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焊工学徒到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的非凡成长历程。他结合二十余年扎根焊接一线的亲身经历,分享了“勤学苦练”打基础、“爱岗敬业”守初心、“研发攻关”破难题的深刻感悟。

赵宗合老师生动地回顾了自己初入行时的艰辛与执着。为了“尽快提高焊接技术”,他经历了烫伤、电光性眼炎的考验,凭借“找废料苦练”、“查阅相关书籍”、“做好工作记录”的韧劲,一步步成长,最终在各级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多项殊荣。他强调,“爱岗敬业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他重点分享了在焊接技术领域的“研发攻关”历程,讲述了攻克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的奥氏体不锈钢深冷焊接技术难题、参与保障国家大型客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重大工程的故事。面对“接头冲击韧性不如母材”、“周期长成本高”、“尚无相关工艺借鉴”等困难,他带领团队“执行交底、制订方案、明确问题、分析原因”,最终突破技术瓶颈,有效推动了我国深冷低温特种压力容器焊接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高端装备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实例深刻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作为一位优秀的“导师”,赵宗合老师自豪地介绍了在“导师带徒”方面的成就。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孙建军、祝强、朱桐、周举等徒弟均已成长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武汉工匠”等荣誉的行业骨干。他强调,“孤雁难飞,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培养和团队的支持。

从全国劳模到全国人大代表,赵宗合身份转变,责任更重。他介绍了自己积极“参政议政”,围绕产业工人技能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工人社会地位等议题提交的多项建议和议案,努力为技能人才发声,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他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国工匠是“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没有世界顶级一流的水平,不可能做出最好的装备”等重要论述,强调“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宣讲最后,赵宗合老师深情寄语机电学子:希望大家深刻理解“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爱岗敬业、融入团队、珍惜平台、勤学苦练,通过不断努力和付出,提升素质与能力,实现自身价值,努力成为国家所需的“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赵宗合老师的宣讲事迹真实感人、语言质朴生动、精神催人奋进,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会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宣讲结束后,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禹诚老师鼓励同学们,要以赵宗合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勤学苦练的奋斗精神,学习他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学习他甘于奉献、担当作为的劳模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本次全国劳动模范进校园宣讲活动,是机电工程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举措。学院将持续搭建平台,邀请更多先进模范人物走进校园,讲好奋斗故事,传承精神力量,激励广大师生以劳模为镜、以技能为基、以创新为翼,努力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