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机电工程学院“禾伙人”团队扎根“田间地头”,从破土开荒到青苗列队,从挥锄引灌到硕果盈枝,作物在“禾伙人”们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绿意盎然的景象成为校园内一抹亮丽的风景线。5月6日下午,院学生党支部教工党员与部分“机电禾伙人”学生团队共同走进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以“劳动赋能成长,实践涵育担当”为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通过田间劳作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劳动育人实效。
活动中,师生党员们分工协作,挽起衣袖投入农事实践——修剪侧枝、清除杂草、防治虫害、施肥灌溉,每一个环节都细致严谨。劳动间隙,支部组织委员蔡旭红同志以“劳动教育中的专业思维与责任担当”为题,在田埂旁为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微党课。他结合机电专业特点,从“系统思维在农业管理中的应用”“机械原理与农具创新”等角度切入,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蔡旭红强调:“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精密仪器的操作中,也存在于每一株幼苗的培育过程里,劳动教育正是锤炼严谨细致作风的重要载体”。
参与活动的2025级无人机专业学生袁硕深有感触:“除草时发现,看似简单的动作也需要观察植株生长规律,这让我联想到机械装配中对细节的把控。劳动实践与专业学习本质上是相通的。”许多同学表示,通过亲手参与作物管护,不仅掌握了农业知识,更体会到团队协作与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党支部书记杨中原在总结中指出:“如今,这片由书本走向泥土的试验田已化作立体教科书,既是绿浪翻涌的校园生态景观,更是劳动育人的鲜活课堂。我们要以实践为纽带,让“知行合一”在阡陌间生根发芽,在泥土中读懂‘国之大者’,在汗水中厚植家国情怀。”
此次实践活动是机电工程学院推进“五育并举”的重要举措。学院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构建“思政+劳动+专业”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通过常态化开展农耕实践、技能实训、创新研讨等活动,让学生在躬身力行中锤炼意志品质,在知行合一中筑牢专业根基。未来,学院将持续拓展劳动教育内涵,引导青年学子以工匠精神雕琢青春,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