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来源:机械工程与电气自动化学院作者:审核人:发布时间:2020-06-11浏览次数:3172


学校名称: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460301

一、专业介绍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我院的重点建设骨干专业,紧密对接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通过跨学科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激发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五大方面,致力于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定位与国家战略对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作为我院的重点建设骨干专业,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培养适应工业4.0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本专业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改革方向,与国家政策相呼应,致力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

专业设定与市场需求对接本专业融合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系统工程等多个学科,形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作为就业领域宽广的专业之一,我们注重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的深度融合,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确保学生“学以致用”,夯实就业创业基础。

专业实践与企业深度融合本专业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与“海尔电 器”、“华中数控”、“盛隆电气”等企业合作,开办冠名班和订单班,通过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时掌握专业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丰富的实践训练,学生将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制造、调试、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本专业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

专业前景与国际竞争力提升本专业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还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学生将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才华,推动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本专业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实践应用、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专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平台。

二、专业特色

结合武汉城市圈人才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开办“订单班”,为企业输送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引入德国职业教育,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展“中德国际班”项目,开展国际型职业人才培养。

本专业教师团队积极探索应用型、实用型课堂教学,引进企业工作经验,引入德国职业教育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适应现代企业发展急需的职业教育课堂。

三、人才培养

开发“岗课赛证”融通课程标准,实施订单定向培养。开展东风集团数控领军人才研修班、新技师培训班等,培训共计200余人,现场工程师20人,培养2名全国技术能手。开展中高职智能制造教师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国培班,综合评分99.5。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3项,专业群就业率96%以上。近5年,团队教师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二等奖以上8项、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奖二等奖以上12项。

本专业于2021年成为我校首批中德合作办学专业,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引入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的先进课程体系及优秀教师资源,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等行业的机械设备修理、机电工程技术等职业,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装配、机电设备维修调试、机电产品销售、机电产品文件管理、机电设备性能检测与评估等工作既符合中国国情发展,又具备国际化视野,掌握英、德双语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主干课程

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自动化生产线与组态技术机电概念设计(MCD)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机械制图及CAD电工电子技术智能制造基础实训程序设计基础机械基础维修电工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运动控制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应用编程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工厂综合实训等。

五、教师团队

专业教师团队由“教学名师+企业专家+双师型教师”构成,2021年荣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2023年荣获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

教师团队年龄结构合理。双师型教师为100%。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兼任教师5人员职称结构:教授1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人,讲师职称6人,助教职称4人,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1人,具有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5人。

六、就业前景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本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机电产品装配调试岗位、机电设备操作与维修岗位、机电产品销售岗位、机电设备管理岗位等岗位,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广受企业欢迎,历年就业率均达97%以上。此外,他们还可选择继续深造,从事更高层次的科研和技术开发工作。定向实习和就业合作的企业包括:盛隆电气集团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中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招商局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武汉芝友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等。

七、实训基地

本专业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和实践学习环境,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施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以下是本专业实训基地的详细介绍,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

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实践操作和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

表1 校内实训基地

序号

名称

地点

设备

1

机电工程中心

机电大楼

智能制造实训设备、物联网、机器人、数控机床

2

逆向设计实训室

7-101

计算机、三维扫描仪

3

3D打印实训室

7-103

计算机、三维扫描仪、3D打印机

4

数控维修实训室

7-105

数控装调平台

5

模具设计实训室

7-106

计算机

6

模具装配实训室

7-107

模具、模具装配平台

7

精密测量实训室

7-108

三坐标测量仪

8

产品创新设计与原型制作基地

7-109

数控机床、车床、铣床、钻床、3D打印机

9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室

7-201

智能产线、智慧工厂

10

PLC(1200)实训室

7-202

可编程控制器实训平台、计算机

11

电子设计仿真实训室

7-203

计算机

12

PLC(200)实训室

7-204

网络型可编程控制器综合实训装置

13

过程控制实训室

7-205

过程自动化控制实验装置

14

工业数据采集实训室

7-301

工业互联网实训系统、计算机

15

工业物联网实训室

7-302

物联网实训平台、计算机

16

机器人仿真实训室

7-304

计算机

17

单片机实训室

7-305

单片机项目化综合实训系统、计算机

18

电工电子实训室

7-306

通信原理、数电、模电、电路分析综合实训系统、示波器

19

电机拖动实训室

7-307

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考核装置

20

工业互联网运维实训室

7-401

1+X工业互联网培训考证设备